应知应会 |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基本知识①
发布时间:2025-03-15 所属栏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发展规划,我校将于202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助力全校师生了解评估的意义和思想内涵,准确把握评估指标要求,熟悉专家考察内容与方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现推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基本知识应知应会”专栏。

01    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教高〔2011〕9号),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属于认证评估模式,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旨在促进学校明确办学定位、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02    为什么要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开展。     

03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主要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等环节。 

(1)学校自评 

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自评活动,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自评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评报告》。 

(2)专家进校评估 

教育部评估中心组建专家组赴学校进行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访谈、现场听课、查阅材料、考察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地评价,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并给出评估结论建议。 

(3)结论审议与发布 

专家委员会审议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结论建议,并作出评估结论。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教育部评估中心根据专家委员会审议结果,正式发布评估结论。 

(4)结论使用 

“通过”的学校,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2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3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和“不通过”的学校,将采取限制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认定为教育教学质量低下,依据有关法律给予相应处罚。           

04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促进学校规范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